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关闭
        国家文物局:到2025年大遗址保护利用总体格局基本成型
        发表时间:2021-11-19来源:新华社

          新华社北京11月18日电(记者施雨岑)为全面提升大遗址保护管理和利用水平,国家文物局近日印发《大遗址保护利用“十四五”专项规划》,提出到2025年大遗址保护利用总体格局基本成型,文物本体和周边环境总体安全,大遗址考古研究、保护管理、展示利用、教育休闲、传承创新、传播交流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,形成一批可复制、可推广的示范案例。

          规划指出,要加强大遗址考古工作。深入推进中华文明探源研究、“考古中国”重大项目,支持重要大遗址编制中长期考古工作计划,系统持续开展考古测绘、调查、勘探和发掘,搭建全国大遗址基础信息数据平台。

          在提升大遗址展示利用水平方面,规划提出实施大遗址展示提升工程和大遗址研学精品工程,推介一批实证文明起源、彰显文化传承、见证民族融合、印证文明互鉴的大遗址展示利用项目。

          据介绍,“十三五”时期,我国初步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、具有中国特色的大遗址保护管理模式。大遗址考古研究、保护管理、开放服务、队伍建设、制度创新等方面取得显着成果。但是,我国大遗址保护利用仍然存在深层次问题,如考古研究投入不平衡,整体基础依然薄弱,保护利用理论研究和科技引领不够,科研成果转化滞后等。

        责任编辑:梁 海燕
        【纠错】
       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©版权所有